第四十章 心障(2/3)

先说瑞常。

瑞常并非恭王的嫡系。肃顺当权,瑞常颇受打压。辛酉政变的时候,瑞常就站到了恭王这一边。两宫垂帘,恭王当国,瑞常复起,被派了九门提督的要差。恭王的这个安排,主要还不是奖励瑞常“站对了队”,而是为了笼络蒙旗瑞常是蒙古镶红旗人。

那个时候,关卓凡是步军统领衙门的左翼总兵,瑞常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瑞常虽然现已做到了协办大士,但在京的蒙员中,他其实算不得领袖。蒙员的领袖另有其人的是倭仁,武的是伯王。

倭仁跟恭王是地道的政敌,和关卓凡的关系,却颇为。按理说,关卓凡办洋务,激进之处,比恭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倭仁守旧,两人应该水火不相容才对。但不知关卓凡使了什么手段,倭、关二人,同在弘德殿“行走”,却处得相当不错。倭仁对关卓凡给小皇帝讲的书,甚至有“苦心孤诣”的评语。

安德海一案中,倭仁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关卓凡这一边。

关卓凡推行的政策,有很多肯定是倭仁不以为然的,但他很少表示明确的反对,基本上都是保持着沉默。

而伯王,众所周知,和关卓凡走得很近。伯、关的关系,远比伯、恭的关系要来得密切。

更重要的是,瑞常本来就不是锋芒毕露之人,升了协办大士之后,性情愈加内敛,平素小心翼翼的,一副谁也不得罪的样子。也是,他的年纪并不算太大,只要谨慎不出错,殿阁大士出缺,自然由他这个协办大士补上。既然熬啊熬啊就能熬到位极人臣,何苦冒偌大险,介入高浪急的政争?

因为以上种种,宝鋆认为,瑞常根本不是“缓急可恃”的人,不能指望着他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说话。

恭王说曹毓瑛“更不消说了”,但宝鋆最不放心的,其实就是这个曹琢如。

宝鋆早就认定,曹毓瑛已经站到了关卓凡的那边,最起码,一条腿已经迈过去了。还把曹琢如当成“恭系”的干将,未免一厢情愿,自欺欺人。这个观点,他或明或暗的,向恭王提过不止一次,但每一次,恭王都显得不以为然。

恭王总是说,曹毓瑛“没有说过不该说的话,也没有做过不该做的事”,或者,“琢如素有抱负,他只是想做事情,谈不上倒向哪边”,等等。

除了严重怀疑曹毓瑛对恭王的忠诚度外,宝鋆自个儿,对曹毓瑛也是有心结的。

辛酉政变之后,曹毓瑛入值军机,但排名最末,是俗称的“打帘子军机”,军机全班“叫起”的时候,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 心障〗地址https://wap.77gp.net/0/25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