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治乱之辨(1/3)

关卓凡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么说,夫人大约有一点意外。”

隐约的愕然,已经从大浦庆面上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极温柔而纯净的笑容:“阿庆愚钝,求王爷开导。”

“方才夫人提到的‘冒烟走水’,”关卓凡说,“我觉得,这四个字,放在目下之幕府身上,倒是十分合适。”

沉默片刻,大浦庆低声说道:“是,王爷睿见,幕府的日子,不算好过。”

“长州的叛乱是打下去了,可是,大大小小的‘一揆’,似乎没有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吧?”

“这……是。”

“一揆”,日语表示人民对领主的反抗,即“暴动、起义”之意。

大浦庆是何等样聪明之女子?她已经隐约知道轩郡王要说的是什么了。

长州乱平,迫在眉睫的危机解除,幕府上下兴高采烈,以为“天下从此大定”。但事实上,幕府只是暂时渡过难关,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一个火头暂时熄灭了,第二个火头很快就烧了起来。

这“第一个火头”,是地方武士向幕府夺权;这“第二个火头”,则是来自于底层人民的反抗。

天保四年,即1833年,日本各地大饥,史称“天保饥馑”。饥荒持续至天保八年,即1837年,情况恶化,终于爆发了大盐平八郎领导的贫民暴动。

从那时开始,大大小小的“一揆”,此起彼伏,时至今日。隐然已有燎原之势。

这是我们熟悉不过的王朝末期的景况,而幕府的“开国”,相当程度上加重了这一局面。

生丝、棉花、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导致国内物资短缺,物价因而上涨。这种物价上涨。具有强烈的传导性,最终致使并不出口的大米的价格也大幅上涨,从而对中下层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日本国内银贵金贱,洋商便用国际比价低廉的白银在日本大肆套购黄金,使日本各藩藩库的黄金储备迅速告磬。为挽救财政危机,各藩只好降低新铸的货币的含金量。或者滥发“藩札”——相当于纸钞,造成严重的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互相作用,使通货膨胀愈来愈严重。

农民、普通市民、下级武士,都陷入了急剧的贫困化。

第二次长州征伐的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幕府和参战各藩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为支付军费就不得不增加赋税。人民的生活愈加困苦。

第二次长州期征伐间,大和国宇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一章 治乱之辨〗地址https://wap.77gp.net/0/25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