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叛匪呢?哪儿去了!?(2/5)

人家建奴闭关锁国是为了关闭泥堪们看世界的窗口,锁住泥堪们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出现越了解世界越闭关锁国的戏码。

同理,千万不要以为搞搞科技练练兵就能碾压螨清,更不要以为那些跟着自己造反的那些人马上就能用军法约束。

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太蠢,要么就是太天真。

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有人能够舍生取义也有人贪生怕死,有人两袖清风也有人雁过拨毛。

所以,广大的穿越者们应该记住一点,那就是在照搬所谓的军法军规军纪之前,首先应该考虑到队伍思想是否一致,更要考虑到工作方法是否妥当。

比如现在,朱晓松说允许那些不愿意跟着去沂蒙的青壮们留下来,表面上看似儿了过分民主的错误,而实际上呢?

实际上,这些青壮既然已经造反了上山造反,早就没有了回头路可以走,毕竟造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如果朱晓松直接要求这些青壮跟着他去沂蒙山开辟根据地,或许这些青壮不会反对,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人出现别的心思?

与其用军法军纪来强制要求他们,反倒不如让他们自己想明白这一切,让他们能够主动坚定反清的决心。

也只有这样儿,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父母妻儿、故土难离等乱七八糟的因素导致的思想不一致。

别忘了,从玉皇山到沂蒙山那边的孟良崮,哪怕是直线距离都足有三百多里,再加上一路还有可能遭遇螨清军队的围追堵截……

思想不一致的后果,很可能就会出现“草地密电”或者有人临阵倒戈的情况。

也有人可能会说你朱晓松说是造反,却只在玉皇山这里打游击,剩下的什么根据地什么政策什么制度都没看到,你这也不像个造反的样子啊。

那么问题来了——不过就是占据了一个平原地带的小山头,手下只有百十个由农民转职过来的兵,拿什么去搞制度?拿什么去搞政策?

不会真有人以为可以靠着几个小村庄的支持,就能在平原地带能硬刚满蒙八旗外加汉八旗绿营的几百万清兵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晓松才会打算主动避开螨清的锋芒,暂时撤往沂蒙山那边的孟良崮。

……

玉皇山山脚下,一杆绿边绣龙三角旗迎风招展,旗子的下方,数千手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埋葬大清】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叛匪呢?哪儿去了!?〗地址https://wap.77gp.net/209/2093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