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行义会基地(2/3)

行义会的移动基地,第一次出现在了世界的瞩目之下。

基地车的体积比三大强权的要更大,这其实是行义会基础工业能力落后的体现,不论是机动性还是功能性,都要比三大强权的基地车差的多,根源问题还是在于能源。

没有电离层发电技术,理论上就很难支撑基地车的运转,而这个世界又很难开发原子能,这一点从三大强全都没有核武器就能看出来,

并不是没有爱因斯坦,就造不出核弹的,旭日帝国的工业都已经进入到了使用纳米机器人的阶段,质能转换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事实上旭日帝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已经相当丰富,但受限于这个世界部分重元素半衰期的不同,核弹一直无法制造出来。

事实上,现实中人类能够制造出核弹乃至氢弹,算得上是非常巧合的事情,地球上恰好存在丰富的半衰期和性质合适的元素,如果换一颗星球的话,文明就算发现了质能方程,也未必能找到办法利用原子能。

所以核电技术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发展出来,难度恐怕要比掌握全套电离层发电技术还要更难。

行义会弥补自己能源短缺的办法,是利用太阳能来旧地提供能源补给。

在基地车展开后,就开始朝着周围播撒种子,大片低矮的紫黑色植物会在短时间内覆盖地表,就如同菌毯一般,他们是蓝诺还原几亿年前,地球古生物的色素而调制出的全新植物。

叶绿素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其实是很低的,他将蕴含能量最多的绿色光反射掉了,相比之下古生物体内,紫色的色素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反而更高。

将“菌毯”与灵笼世界的油料作物结合,就可以组合成大片的燃料生产工厂。

靠着蚂蚁作为收割者,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燃油,可以进行发电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战车的燃料。

装甲军团是不可以没有的,陆行鸟骑兵的确很强,但绝不能将胜利押注在某个单一的兵种上,单一的兵种就算再怎么强势,对手也能找到克制的办法。

行义会的基地车生产的军事重工在生产战车的时候,采用的依旧是内燃机技术,虽然相比这世界的战车毫无疑问是要落后的,但起码不会受制于人。

随着“菌毯”的扩展,行义会也开始生产起他们的特色兵种,也就是各式生物兵器。

在生物兵器这方面,行义会并不追求大即是好,多即是美,能够快速生长的碳基生物,骨骼肌肉强度都不会太高,不然的话就违背物理规律了,脆弱的肌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万个我纵横诸天】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三十三章 行义会基地〗地址https://wap.77gp.net/251/25140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