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2/3)
时间学这么多东西怎么办,加入新兴的科目后国家又当如何遴选人才,以及这些人才的任用问题,这个刘鸿渐倒是不作难。
为何?因为这完全可以搬后世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用制度。
事实证明,后世中国能用几十年时间崛起,教育制度是功不可没的,诚然,其间难免有过分压榨学生业余时间的不妥之处,也有为了分数而忽略实践的某些缺点。
但这制度放在现在,绝对是超前的,对于这个年代的借鉴意义绝对是雪中送叹。
如何应对刚才所言的问题,简单说来就两个字,分科!
乡试之前,所有学科分门别类在各县学、府学都要招聘相应的教谕来教,待学生们大致了解了所有的科目,乡试之后成为秀才,便从中挑选一二门自己感兴趣、或者自我感觉有前途的学科来深造。
秀才大概相当于初中毕业,举人大概相当于高中毕业,进士则是大学毕业,政治学、兵学、理工学三门主科同时设科举取士。
考中进士者,学四书五经那一套的分配去做行政工作,例如礼部、吏部、刑部,学兵学的分配入兵部、甚至担任一地之总兵、巡抚、巡按,而学理工的入工部、户部。
然后便是科举周期从三年改为两年,根据具体情况再确定是否改为一年。
三年选两百多个进士,天下举子千千万,苦等三年就选这么点,这有点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太不符合国情了。
两年一次,进士名额也要提升,三个科目每科都要选至少三百人,也就是两年出进士九百人,这跟后世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其实已经天差地了。
但没办法,刘鸿渐首先要考虑大明当下的情况,具体以后怎么改,他可以慢慢来。
但饶是如此,他仍然要解决这多出来的六七百进士的安置问题,因为这事儿即便他不管,最后小朱还得找到他头上。
这就又牵扯到了大明的官制,为何这么说,比如按照大明原有的科举流程,考上进士者入翰林院等待朝廷分配。
一般情况下首先是下放到一个县担任县令,也就是县长。
这县长可不是后世的县长,大明不是后世一个县设组织部、财政部、贸易部、司法局、公安局、人事局、交通局、环境部等等一大堆部门。
这时的县长一身兼多职,即使财政部长,又死检察院院长、法院院长,还是公安局局长、派出所所长、环境部负责人。
这特么简直就是全能,学的东西严重偏科,干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扛着AK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67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址https://m.88gp.net/0/16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