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无敌总是寂寞(第一更高,4000字大章)(3/5)
他们如果真的牛逼还至于只敢在大明外海叫嚣吗?有本事真的在陆地上来一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但如果荷兰佬知道刘鸿渐的心声估计也会狂笑,老子说话算话,说打海战就打海战,有本事你把大明的水师拉出来,咱们在海上打!
“微臣遵命,前日得了消息,运往近东的下一批补给已经抵达北海,这批补给如果能按时送到安国郡王的手中,向来前线的压力会减轻不少。”李邦华小声道。
这批补给出了必要的粮食、弹药外,还包括半年前就研制成功但没有量产的后装弹夹式膛线火枪。
当初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外加上钢铁产量吃紧,急于打造榴弹炮而搁浅。
现在前线的安国郡王已经不再催后方提供更多的榴弹炮,而是催炮弹了。
一百多门榴弹炮已经足够前线使用,而同样工艺复杂的后装膛线火枪也立马实现了量产。
弹夹式后装枪第一次采用金属弹壳子弹,弹壳以黄铜制成,样式已经与后世常见的锥形子弹无异。
而先前之所以暂时没有量产,还是因为刘鸿渐要求后装火枪要提供弹夹,弹夹又不是弹匣,倒是不难做,难得是还要修改后装火枪的结构。
因为刘鸿渐要的是有枪栓的便捷式火枪,这也是刘鸿渐对大明火枪的终极构想,只要拉动枪栓就可以将弹壳取出并将下一发子弹自动压入枪膛。
别小看这个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火枪上的每一项技术革新都是建立在血淋淋的战场上的。
而大明火枪能最终将弹夹式后装枪研制成功,也是技术更新迭代了多次,并经历了无数次战役才逐渐成熟。
从最初的火绳枪到前装遂发枪,再到前装膛线枪、纸壳弹,再到后装膛线枪、底火、金属外壳子弹,大明用了四年。
而后世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用了整整两百年,才完成火枪的终极进化。
后装栓动膛线枪也会终结一个时代,终结火枪大方阵时代,终结排队枪毙战术,而且是提前一百多年。
在研制火枪的最初阶段,刘鸿渐就一直描绘着这幅蓝图,大明士兵再也不必喊着口号排队设计,而是士兵挖好战壕趴在战壕中自由的、快速的设计。
如果在火枪上再加上瞄准镜,那就更妙了。
栓动火枪极大的加快了火枪的装弹速度,以往火枪打一枪再装弹的时间,栓动火枪足可以打完一弹夹六发子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扛着AK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866章 无敌总是寂寞(第一更高,4000字大章)〗地址https://m.88gp.net/0/16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