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困局(2/3)

曾经被领域奉为标准之一的“图灵测试”,是怎样定义,就是设想这样的测试场景,让人和计算机“躲藏在帷幕之后”,测试者只能通过一些渠道与被测试者交流,通过询问问题、审视回答,来尝试判断被测试者究竟是人,还是机器。

未来某一天,倘若有某种计算机系统,能够让典型的测试者(注意到测试者都是人)无从分辨,正在与自己交流的是人还是机器,那么,图灵就做出判断,可以据此认为此计算机已具有了“与人匹敌”的意识思维能力,进而,如果不苛求定义,也可以认为此计算机已具有了自我意识。

图灵测试的意图,一开始与自我意识无关,而仅仅是从理论上摹想,有朝一日计算机是否能以假乱真的扮演人类。

但稍加思考,也不难明白这一点关节:

倘若计算机发展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认为其仍不具自我意识,反而极不正常。

但不管怎样看待图灵测试,和图灵测试的意义,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却是,从阿兰*图灵提出设想以后,很多年过去,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能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却直到今天也没有被制造出来。

至于“自我意识”,更跳脱出一般研究者的视线,只能在科幻片里见。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理查德*费曼,他为什么要关注这些。

带着这疑问,与教授三言两语的对答片刻,方然才逐渐明白,费曼教授关注的并非计算机、人工智能本身,实际上,他是出于对人类科学发展轨迹的观察,和长久以来的思考,才会尝试着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人,或者,人的大脑,能力的发展是否有极限;

如果有,那么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系统,其能力的发展又有没有绝对的极限。

这些问题,是方然以前想过,却没有更深一层去琢磨的。

不仅如此,接下来费曼教授的陈述,分明和他的观点十分类似:

“停滞,我并不愿意这样讲,但纵观人类文明的科学研究现状,以及趋势,这却又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形。

所以我不禁会想,抛开经费支持、发展规律,这些看似有道理的解释,

人类文明的科学发展,到今天,是否正逐渐接近了人、人脑所固有的极限,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迹象;如果是,那其实也还好,或许还有计算机可以指望,但……如果是另一种情形,那恐怕就不太美妙了。”

另一种情形,费曼教授是在说什么,方然的思维一时间还没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永不下车】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六章 困局〗地址https://m.88gp.net/0/16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