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那条狰狞的火舌(3/4)
战役中,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纵横交错的堑壕,曾让关卓凡叹为观止。
堑壕战的始作俑者,是查塔努加战役中颇让轩军吃了苦头的南军悍将朗斯特里特,然后,罗伯特李将之发扬光大。
另一位始作俑者,则是俺们的关爵帅。
南下亚特拉大途中,关卓凡就是靠挖战壕拿下了固若金汤的阿拉图纳——北军的战壕,一路前延,南军枪击、炮轰、夜袭,皆无奈其何,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将战壕挖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当然啦,关爵帅的这一招,说到底也是盗版——盗版原时空tg惯用的土工作业。
不过,不计关卓凡这个开外挂的,美国内战的堑壕,还非常原始,主要的作用,是自我保护,而非“防守反击”——据壕对敌射击,其实质,是一种“交通壕”;其面世,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大规模的长期对峙,敌我双方的防线,犬牙交错,冷枪不断,为自保,大伙儿本能的做起了缩头乌龟。
回到法国人这儿。
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后装枪应用,是一八六六年普奥之争的“七星期战争”,迄今不过就是一年半多点儿的事儿,正因为眼见普鲁士的后装枪痛殴奥地利的前装枪,法国人才手忙脚乱的换装后装枪——“夏赛波步枪”。
可是,全员换装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事实上,直到目下,法**队也没有百分百完成这个工作,安邺带的这六百二十名士兵,亦不过是刚刚拿到了“夏赛波步枪”。
咦,不对,只有五百二十名——那一百名安南“狙击手”,用的还是前装枪呢!
武器的换装,既手忙脚乱,很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适应于新武器的新战术,就跟不上趟了,目下,法**界对“战斗队形”该如何变化,依旧莫衷一是,印度支那驻军远离本土,什么事儿都慢半拍,安邺、图尼森等奉行的操典中,所谓“战斗队形”,依旧是排队枪毙的那一套。
因此,法国人认不出这纵横交错的壕沟是做什么用的,并不出奇。
安邺能够想到,这些壕沟可能是“某种防御设施”,已经算是悟性高了。
有书友可能会指出,轩军征日之时,高杉晋作、山县有朋领兵攻打轩军设在小仓城的后勤基地,可是认出了类似的壕沟是做什么用的呀?
呃,是的,不过,高杉晋作、山县有朋两个,都是人杰,高杉更是天才,安邺、图尼森之流,不过普通军人,悟性有所差异,也是正常的吧!
还有,安邺是这么想的: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一七章 那条狰狞的火舌〗地址https://m.88gp.net/0/251/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