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向东还是向西(2/4)

设而不作。

一路浩浩荡荡,出端门,左拐入太庙街,自街门入,至太庙南门,承祭官们下轿,入太庙,至大戟门“幄次”,即俗称“小金殿”者——这是在开始正式的祭祀仪式前。用来给皇帝和承祭官们歇脚、盥洗的地方。

大佬们待在“小金殿”的这段时间里,司礼们从“神库”中把各位前任皇帝的“神主”请了出来,安坐殿内神龛之中。

这样,告祭太庙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老惠亲王和关卓凡分头行动,一个去正殿。一个去后殿,同时开始了冗繁复的祭祀活动。

过程就不细表了,总之大半天折腾下来,整个告祭结束之后,关卓凡头晕脑胀,比指挥了一场战役还累。

第二天就出事了。

一个叫做吴凤阁的御史上折,弹劾关卓凡主持告祭太庙后殿的时候“失仪”。

事情出在进入后殿的过程中。

程序应该是这样子的:太常寺的赞礼官引承祭官至后殿垣门,承祭官东向立;然后赞礼官引承祭官入垣门右门,升右阶,至殿外拜位前,北向立。

关卓凡在后殿垣门前,是西向立的。

因为那个太常寺的赞礼官就是这么“唱礼”的。

妈的,原来在这儿等着老子呢。

左躲右躲,还是掉进坑里啦。

朝野轰动。

关卓凡打平大乱,晋封贝子,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居然有人在这个点上参他!

主持国家大典“失仪”,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轻的不过罚俸,重的可以削爵,完全视乎当事人的“圣眷”如何。

恭王立即上折自劾,称自己“办理告祭太庙事务不力”,自请处分。

很有意思。

恭王的折子没有提到一个“关”字,但谁都会想,恭王因为什么“办理告祭太庙事务不力”?还不是因为关卓凡在告祭后殿的时候出了纰漏?

而且,关卓凡是他举荐的。

所以,这个折子其实是变相地坐实了关卓凡“失仪”。

这个“连环套”,看起来非常高明。

可惜,圣母皇太后不肯按照恭王的思路走。

关卓凡自请“闭门思过”,但两宫不许,硬逼着他参加朝会。

当着军机大臣们的面,慈禧把吴凤阁的折子拍在御案上,“啪”的一声,军机们都吓了一跳。

慈禧说道:“那个给关卓凡引导的赞礼官叫什么名字?”语气中有压抑不住的怒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向东还是向西〗地址https://m.88gp.net/0/25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