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都到步军统领衙门来(2/3)
赴美,除了他确实是合适的人才之外。还多少有“考察”未来驻美公使人选的意思在里面。
郑藻如能够在彼时就成为驻美公使的备选,是因为,在原时空,他就做过中国的驻美公使。不过,那是光绪七年。即1881年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郑藻如,已经将近耳顺之年了。
原时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驻外使节,是本时空主持“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郭嵩焘。光绪元年,即1875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当时,为了这个事情,朝野内外,吵得沸反盈天;本时空,郑藻如出任驻美公使,却平浪静,鸦雀无声。
极其鲜明的对比。
光绪元年,英国外交官马嘉里在云南被杀,英国声称“撤使、绝交、用兵”。清廷委曲求全,签署《烟台条约》,答应英人种种要求,其中包括派出钦差大臣赴英表示“惋惜”——其实就是道歉,并出任驻英公使。
这个活计找上了郭嵩焘。
可是,这真不是个好活计。
外国派使节驻华,已经被视为对中国的侮辱,何况倒过来派使节驻洋?那不是“事鬼”吗?
舆情汹涌,多有人痛詈郭嵩焘“汉奸”、“贰臣”,还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湖南士绅群情激愤,以为郭嵩焘大丢湖南人的脸,声称要开除他的省籍,甚至要砸打郭宅。
连亲朋好友,都认为郭嵩焘“有辱名节”,此行“徒重辱国而已,虽智者无所施为”。
关卓凡想,这班人的逻辑真是“自虐”——洋人驻华,是对中国的侮辱;那么华人驻洋,为什么不是对外国的侮辱呢?
总之左右不能和洋人接触就是了。
“马嘉里案”的背景下,失败者的“排异反应”,“套中人”的嘴脸,淋漓尽致。
关卓凡曾经觉得,英国人真笨,他们是真心希望清廷派驻公使的——可干嘛要和“赔礼道歉”连在一起?
后来想想也无奈,不拿这个威逼,清廷又怎么肯派出驻外使节?
现在呢?
英国是“敌国”,美国是“盟国”。
原时空派驻使节,是失败者表示“惋惜”;本时空派驻使节,是胜利者“敦睦邦谊”。
这口气,就这么顺过去了。
历史悄然转向。
关卓凡下值,回到府中,花厅里一位红顶子的二品大员等候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都到步军统领衙门来〗地址https://m.88gp.net/0/25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