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历史的轨迹(2/4)

平叛大胜之威,军容壮盛,器械精良。端的是“中外仰望”,光无限。

彼时,自己已经整整穿越了四年。

可是。历史依旧以其强大的惯性,按时催生了这个条约。中国无可奈何,关卓凡亦无可奈何。

那个时候,关卓凡才深刻地意识到:历史的轨迹,并没有发生真正的转折;中国的命运,并不能只靠自己在异国投机的一场胜仗。就发生实质的改变。

自己在这个时空要做的事情,不过才刚刚开了个小头。

那个时候。关卓凡才痛感:呆在二十一世纪,对着已经作古的先人们。放嘴炮、唱高调,何其容易;真正设身处地,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扭转乾坤,改定命数,又何其艰难。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奕?拍板定案的,可是,在回乱暴起,捻乱肆虐,整个西北烽烟遍地,新疆事实上已全不受控的情况下,即便换了自己主政,这个约,真的就可以不签吗?

关卓凡一点把握也没有。

力不如人,说什么都是废话、空话。

原时空,能够勉强收回伊犁,说到底,不是因为曾纪泽的口才好,而是当时回乱已经平定,左宗棠的大军,正驻扎西北,虎视伊犁。

好了,该御姐说话了。

“这几个条约,我不大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划界上面,咱们似乎……吃了亏?”

似乎?!

还好,姐姐,您还知道我说的是“划界”的事情。

不怪得御姐“似乎”——穿越之后,关卓凡才发现:此时的主政者,对中俄划界,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吃了亏,而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大的亏。

就是说,没有明确的“量”的概念。

关卓凡查阅《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关于划界部分,有一个共同点:只有关于河流、山脉和卡伦的名称、走向的简单描述,没有任何距离、高度的具体数字。

粗疏之处,和现代划界协议的精准,差的太远了。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既缺乏“数目字管理”的概念和手段,也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疆域观念。遥远的东北、西北的国境线,在理论和现实中,都非常的模糊,严格说起来,并不存在一条几何意义上的“线”。

更致命的是,彼时的中国,缺乏万国公法中关于疆域的“实际控制”的概念——这让中国在和俄国的折冲樽俎中,吃了大亏。

比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乱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二章 历史的轨迹〗地址https://m.88gp.net/0/25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