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挺杨(2/4)

至能用炉子做一些简单的菜式,或者单纯的热饭都可以。

杨锐由此恢复了高蛋白质摄入的生活,没事带diǎ红烧赔红烧排骨红烧肥肠红烧鸡块什么的,很是滋润。

于是,每周除了上两节课,杨锐还会再花费半天时间留在清华,后来,上课结束,杨锐也不急着回去了,而是到临时办公室里坐一坐,将带来的食物通通消灭,顺便修改《基因组学》的后半部分。

杨锐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利用不同的空间来分割不同的工作。

他在华锐实验室里做r的后续研究,并努力向二代r靠拢。离子通道实验室除了许正平等人的研究组以外,如今正在做基因测序的前序。

到了清华的临时实验室,杨锐就将时间用在整理《基因组》的撰写中。

他准备写4篇共16章,一直写到分子系统进化学。按照正常的进化规律,要研究这么多的东西出来,怎么也得十几二十年,就是做的快一diǎ的,也得十年八年的÷实上,很少有年轻人写出大部头的学术专著的。

一方面,是年轻人的积累比较少,论文可以是精妙的创意和好运的实验拼接而成的,专著就很难做到了,动辄数百页的内容,肚子里没货是很难写出来的。

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没时间写书,几百页的专著比几百页的论文都难写,尤其是《基因组学》这样的开创性工作,积累十年写五年是很正常的,此类专著也不是特别追求时效性,往往是有了大量的前人的研究工作以后,才集合成书。

不过,正是因为困难才显的珍贵。

学术界是不谈奇迹的——任何非凡的工作都称得上是奇迹,而拥有世界上最多非凡之人的领域里,做出了非凡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但学者们尊重非凡之人,尊重克服了重重困难,而终获成功的学者。

非凡的工作是科学的基石,而科学之诞生,就是为了克服困难的。

杨锐对《基因组学》的认识,也随着专著的撰写,而逐渐加深。

他写作的速度越来越慢,而对原版的基因组学的改动却越来越多。

他无意挑战尚未证实的理论和猜想,但他却尽量减少书籍中的疏漏和错误,另一方面,杨锐也毫不避让艰深的学术假说,其中一些,甚至是30年后都未曾解决的。

整本书的撰写过程,对杨锐本人亦是一次升华。

很少有人能得到杨锐这样的锻炼机会。

但是,当不计成本的资源堆砌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神级学霸】最新更新章节〖第737章 挺杨〗地址https://m.88gp.net/0/47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