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启坦克(3/6)


到三家分晋之前,酷爱使用战车的晋国保有量已经高达四千辆,霸主的实力从战场数量上可见一斑。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装备的战车数量虽然还在增加,但由于骑兵的出现,实际作用却在下降。

由于成本高昂,机动性又差,在军中的地位逐渐被更为灵活的骑兵所取代,沦落为辅助兵种。

随着硬质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出现,骑兵的作用与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和巩固,直到宋代,战车才被重新想起来。

宋朝较于辽、金、西夏三个强劲对手的马政都相差极为悬殊,只能倚仗规模庞大的步兵集群来对抗敌人的骑兵部队。

汾州团练推官郭固提出了“陷阵车”的计划,即以马车为蓝本进行加固,车上五人负责施射,推车十四人,另有六人负责近战,总计二十五人。

宋仁宗对此十分感兴趣,但事后分析到此策弊端颇多,比如非战斗人员数量极大,战车火力又并非极其强悍,难以抵挡敌军骑兵的突击,最后只得作罢。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被冠以剿寇不利头衔的俞大猷,在好友陆炳买通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之后,才有机会到大同巡抚李文进手下“戴罪立功”。

面对咄咄逼人的檬古骑兵,一代名将创立了全新的战车战术,以大号独轮车车轮直径一米五为战斗核心,装备大佛郎机一门,每组五十人。

其中,破阵攻击队编有十四人,包括盾牌手四人,虎叉手两人,钩镰枪手两人,拔刀手四人,旗手两人。

战车防御队编有十六人,鸟铳手八人,炮手四人,拔刀手四人,本队只负责防守,不参与进攻。

军官两人,各管一组,另有配备十个骑兵和八个辎重兵每人掌管一匹驮马。

俞大猷将十三组战车编为一个小营,十三小营编为一个大营,全大营总兵力八千四百五十人,编有战车一百六十九辆,且有十倍于战车数量的骑兵负责防守反击。

一年之后,李文进凭此五千精锐,大败两万檬古骑兵于安银堡,追击上百里,旋即将战果上奏朝廷。

明廷上下大为欣喜,立刻下令京营成立战车营,编制照搬大同边军规模,现有的京营的车营便由此而诞生。

幺鸡看过俞大猷所创的战车,就是一个平板车上架一门炮,不禁想问:猷哥!你这是战车还是炮……架啊?

战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黑太子】最新更新章节〖第130章: 天启坦克〗地址https://m.88gp.net/15/1572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