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父辈足迹(2/5)
,朱慈烺已经下令工厂按月向欧洲前线进攻供给,每月提供两个坦克营供八十辆。
一年便是上千辆九号重型坦克,这些火力强大的肉盾足以摧毁上万辆敌军坦克。
还有一点与上次不同,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出兵规模比之前大很多,对方宣称出动了百万大军。
其中最为精锐的帝国禁卫军有五万,投靠该国的辫子军高达四十万,其他部队约有五十五万。
易卜拉辛本想增加前线禁卫军的数量,奈何帝国的版图也已经扩张到极限了,很多要地都需要禁卫军进行驻防。
像巴格达、巴士拉、开罗、雅典、的黎波里、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索菲亚,以及都城君士坦丁堡,都需要至少驻扎一个旅的禁卫军。
靠近边境地区的军事重镇布达佩斯不容有失,也必须留守一个旅的禁卫军,余下基本上都开赴前线了。
将禁卫军打造成类似于明军野战部队的精锐之师是非常烧钱的,从手里的步枪到坦克,都要彻底换一遍才行,后勤补给也要跟上去。
万幸通过挖矿、采油,以及贩运战马与奴隶,加上运河的营收,奥斯曼帝国的岁入已经达到了约两亿银币,高居世界第三。
尤其是与明帝国的海上贸易,占据了岁入一半以上的份额,而且不需要花钱购买,只需要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行易货贸易就行了。
明帝国每年都要从奥斯曼帝国这里进口高达一千万桶以上的成品油,由于前者财大气粗,连原油都基本看不上了。
对于这门生意,奥斯曼帝国上下自然是举国支持的,因为采油、炼化、运输全产业链都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那些闲散劳动力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里找到了工作,拿到了薪水,就不会没事找事了。
所以在当年,石油产业很快便发展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支柱产业,而且是第一支柱。
当下世界上产量排名前五的石油炼化工厂,全部位于奥斯曼帝国境内。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还建成了一支规模达到五百艘五千吨以上级别油轮的运输船队。
除此之外,还有上千艘风帆油轮,算是辅助运输力量。
不过此时风帆式舰船已经不允许通过苏丹运河了,因为运河地区风力太弱。
依靠纤夫以及牵引机器还比较费事费时,等于耽误蒸汽型舰船通过运河。
一艘风帆舰船在运河地区出现问题,那就可以瘫痪运河一两天时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黑太子】最新更新章节〖第1385章:父辈足迹〗地址https://m.88gp.net/15/15723/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