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谢幕的一九二七(1/3)

宁沪战争以新桂系为主力的南之京政府获得胜利而告终,新桂系在宁沪战争中的获胜因素有:不停的拉拢各方势力,使大批民党的元老,如谭严闿、孙科、胡换民等人转而支持南之京方面,政治上取得主动。其二,军事实力占优,南之京政府下属有李宗仁、程前、何应钦等部约六个军,兵力近十万。同时还有李极深等部作为后援,西北军冯欲祥也表态支持南之京方面。而唐生智部号称有六七个军的番号,兵力有十几万,但很多军并不愿受唐生智指挥。如程前、鲁滴平、朱培得等部在开战前后都分别投向南之京政府,唐生智能直接控制的部队不过三个军。

在宁沪战争中,最大的获益者是南之京方面的新桂系。但是,杰士与唐生智,汪精卫等人迅速联合起来,对抗势力越来越大的新桂系。因当时新桂系正与唐生智的作战,随后虽然新桂系击败了唐生智,但杰士却得以借机得以成功复出。

宁沪战争使“宁沪合流”的结果得以保证,使国民政府得以维持表面上的统一。也促成了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内部蒋杰士、新桂系、冯欲祥三大派别联合进行北伐,迅速击败奉系军阀张作霖,国民政府的内部形式上也统一了。

一九二七年初中华帝国的工业体系已现雏形,各个企业虽然都不是很大,门类倒是齐全。钢铁、化工、机电、机械、造船、电子仪表、各种制造业等等。

这一年,中华帝国的基本建设成就辉煌,新城区环境宜人,小楼栋栋皆是春色。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异常方便。雄关险道依旧在,天堑变通途。石砌江河堤坝,岸边垂绿。广袤田野,水渠纵横,北方水库星罗棋布,银光闪烁。稻谷飘香,粮食满仓。人们精神饱满,安居乐业。

这一年,铁路路轨已经铺设到了西安,防城港至昆明,昆明至成都段已经开始试车,只是暂时不会对普通人开放。

这一年,广南省已经纳入治下,整个广南省的内部已经清净的差不多了,建设兵团建设的大型农场已经开始运作,广袤的水稻田、橡胶林已经具备规模,为中华帝国提供了良好的补充。

这一年,不断地从各个企业抽调出一些优秀的员工、技术人员、技工开赴大山深处,没有人知道浩仁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而他时不时地也到大山里住上一段时间。哪里人迹罕见,列为禁区。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起西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谢幕的一九二七〗地址https://m.88gp.net/259/2593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