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两个方案(2/3)

又问道。

“就和一个普通县的地域差不多,包括乡村,而且中间都是山,只有沿岸一圈可以利用。”

李亨又看下方的泉州晋江县,那里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海港,叫做刺桐港。

李邺要这两地,确实是为了做海外贸易,还好,他没有要大唐第一港,广州港,也没有要江南大港明州港。

想到这,李亨点了点头,“就采用方案一,按照他信上的条件来实行,朕唯一的条件,他们必须以朝廷军队的名义出战!”

李亨当即下了一道旨意,命人十万火急送往长安。

朝廷抗疫的大本营设在陈州的项城县,李岱率领数十名官员,几百名医师和上万军队进行防疫。

长安运来的第一批粮食物资已经送到项城县,李岱和所有人一样,戴着口罩,手上也戴着鹿皮手套。

口罩和手套是长安送来的最及时、也是最重要的防疫装备,深得医师们的赞许,太实用了。

李岱当即拿出数千匹细麻布,组织数千女子缝制口罩。

首先是要把军队疫情控制住,李岱下令扎了四座大营,一座健康营,一座缓冲营,一座观察营,一座疫病营。

目前军队感染疫情人数大概是六千人,和病人有接触的士兵有三万人左右,其他都是健康士兵。

很多医师都参与过天宝十二年亳州大疫的救治,都有经验,病人上吐下泻,头痛腹痛,浑身乏力、干咳、身体发烧,病情完全一样,还是伤寒。

天宝十二年的疫情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次淮河发水,疫情又出来了。

药材有限,但老姜很多,所有健康的士兵每天都喝姜汤,要用石灰水洗手,要喝开水。

最严格的是观察营,三万多士兵每人蹲在一个石灰画的圈里,有点像画地为牢,每天有人来送饮食,并观察情况,根据经验,只要三天内没有发病,就可以视同没有被感染,送去缓冲营居住。

缓冲营则住在帐篷内,十人一帐,再呆三天,都没有发病,就可以回归健康帐了,如果有人发病,病人去疫病营,同帐其他人返回观察营。

但运气还不错,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漏网之鱼。

这天下午,李岱匆匆来到颍州汝阴县以南三十里处的民营内,这里是整个疫病最严重的地区,有二十余万人,包括颍州本地人和淮河对岸寿州逃难来的百姓。

战争暂时停止,李希烈率军撤退去了庐州,百姓们自发搭建了一座浮桥,无数难民向颍州涌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藏国】最新更新章节〖第1039章 两个方案〗地址https://wap.77gp.net/277/277775/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