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劝降(2/3)

刘景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众人,他们作战不可谓不努力,最后更是为掩护蔡和部撤退,主动留下断后,结果却遭蔡瑁背弃,心里充满了愤怒与沮丧之意。

刘景继续道:“诸君战至最后一刻,已是竭尽心力,而今又被蔡瑁抛弃,已没有再战下去的必要了。在下之名,诸君或许有所耳闻,在下保证,只要诸君弃刃投降,在下必会善待诸君。”

习珍部士卒不由面面相觑,刘景素以“仁善”著称于世,他说的话肯定不会有假,既然有生的机会,谁又愿意死呢?随后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向中央的习珍。

看着一双双饱含期待的眼睛,习珍长叹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是人臣的本分。我受将军之遣,跨江讨伐不服,今日战败于此,唯有一死以谢罪。诸君不必学我,刘仲达乃仁义君子,言出必践,诸君可出降之。”说罢,便横剑于颈,准备自裁。

“校尉万万不可……”左右亲卫不由大惊失色,死死按住习珍,并趁机强行夺下他的佩剑。习珍未能如愿,面露愠怒道:“大丈夫死于战场,马革裹尸,乃幸事耳,诸君何必阻拦于我?”

习珍自杀的举动实吓了刘景一跳,没想到此人竟是如此刚烈,出言道:“足下何至于此?古往今来,哪有百战百胜的将军?昔年邓禹败于赤眉,仅以身免;吴汉败于蜀军,拽马尾得生,云台二十八将,若是都像足下一般,怕是没有几人能够幸存。”

见习珍陷入沉默,不再寻死觅活,刘景又问道:“我观足下乃忠义之士,带兵有方,绝非无名之辈,未敢请教足下大名?”

习珍迟疑了一下,回道:“在下襄阳习伯圭。”

“哦?”刘景对习伯圭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习姓则是襄阳大姓,刘景问道:“足下可是出自于襄阳侯一脉?”

“正是。”习珍正色道。

刘景常与诸葛亮、潘濬等人通信,曾闻襄阳习氏习桢、习承业之名。在他的印象中,蔡、蒯、黄、马、杨、向等襄阳大姓,都出过不止一位杰出人物。而习氏却好像没出过什么名人,也可能是他孤陋寡闻,或者忘记了。

习珍虽是一个“无名之辈”,刘景对他却没有丝毫轻视,刘景如今身边就聚集着一群历史上默默无闻,却颇有才能的人才。

没能名留青史,不代表他们没有才能,有时候,他们缺的仅仅是一个机遇,或一点运气。

刘景道:“足下出身士族,却投身军旅,想来必是心怀远大抱负,如此就更应该保留有用之躯,以期未来能够有所成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举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章 劝降〗地址https://wap.77gp.net/32/3203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