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节(1/4)

2011-09-0701:49:19

微博——://ib./2219913575/prfil/

博客——://blg.sia/u/2219913575

微群——://q.ib./906075

几天后。一位在社科院读博士的朋友登门拜访。

这位朋友姓孙,跟他的结识是因我在2003年写的一篇研究苏联解体前后社会变迁的论文,长达七万字。当年他为完成论文课题,满世界搜罗资料。搜到北大燕园网站时,看到了挂在首页的这篇文章。读完后他产生了要见作者的冲动,遂跟网站联系。网站有位历史学教授——正是他推荐了我这篇论文——又通过一系列关系弄到了我的联系方式,打电话向我表达对这篇文章的认同,并说我如到北京一定请我吃饭。

后来,2004年我出差到北京,跟他吃了顿饭。

见面时他满脸惊诧:“我读这篇文章时,以为你该是跟徐老(社科院欧亚研究所的徐葵研究员)一样的老专家,可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太出乎意料了。”

我也挺诧异:“记得我跟你通电话时说了自己年纪啊?”

“可那只是说说,真人到跟前我还是不信。想不到啊想不到,我研究这个课题看了无数资料,你这一篇我是最激赏的——对别人我只是看看人家说什么,对你,我一定想要见见你的人。可真正见了你,才知道你居然是个毛头小伙子,而且完全不是搞学术的——这简直就是个神话。”

“哈哈。”我笑道,“这就叫‘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

“问题是那些东西你怎么写出来的?我研究这个课题已经几年了,可问题是,我的观点没你锐利,我的资料没你丰富,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研究苏联问题已经有些年头了。”我答道,“1991年我上大学一年级,苏联正好解体,广播里电视里天天说,引起了我对苏联问题的兴趣。正好在学校图书馆里见到了你们社科院的(后来改为),我觉得这杂志非常好,就一直看。而且我这人研究问题喜欢追根溯源,要么不研究,要么研究透,所以专注地研究了十几年时间。可以说,国内只要关于苏联问题的书籍和论文,还有翻译过来的苏联重要人物的书,我基本上攒全了,也看完了。其中包括你们社科院那本杂志——我还专门找了你们社科院,买回了自创刊以来所有的过时期刊。我记得是一位姓索的先生接待我的。”

“索雨生,我认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噩梦到天堂离婚四年的成长史】最新更新章节〖第386节〗地址https://wap.77gp.net/41/4103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