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简在帝心(3/5)
不畅,大运河经常堵塞,这也成了大明目前顽疾,限制了明军的手脚。>
洪武五年北征扩廓失利,河道堵塞,粮秣告急,不得不改用陆路运输,耗损高达四成。诸王就藩中原,治水、疏通漕运,岂不是最能为君父、为朝廷分忧之事?>
“这帐你不会算?那行,本王说点你能听懂!”>
“那就说生猪税,庄户人家养头过年猪,竟然与地主家养百头是一样的,这不是税赋上的纰漏么?”>
“再说说荒地,大明立国不过十五载,天下的流民还很多,很多人根本就没精力归籍。”>
“庄户人爱土地,就近开荒,一滴汗摔成八瓣,把地伺候熟了。地主拿着地契来了,要依法索要赔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碰到了这样的事,是按照律法惩罚流民,还是问地主一个搁地放荒之罪呢?”>
朱雄英的这些话,处处都拿在实处上,所谓势与术,酌情讲势,行术务实。之乎者也的,管不了温饱,更管不了地方庶务,于国家、宗室无益。>
朱雄英等人,不需要考科举,他们长大后,要做的就是守卫藩土,安治黎民,拱卫大明的江山社稷。>
可要做到这点,是要有切实手段的,而不是夸夸奇谈,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能做吗?而这些“术”恰恰正是,秦庸这些老师应该授予之课业。>
“这,这!”,秦庸倒是被朱雄英说的一时语塞。>
当然,这不是说,他不明白虞王说的是什么意思,而是他或者其他的同僚,自束发求学以来,从没见过这般教过学生的。>
而蜀王-朱椿,作为堂中最年长者,看到老师下不台,自己要出来打个圆场。>
可刚开口,立刻就被朱雄英给瞪的噎住了。回想到常森那鼻青脸肿的模样,朱椿怂了,又悄默声的坐了回去。>
“什么叫圣贤之道,能教诸王怎么让封地的百姓吃饱肚子,这才是正道。”>
“而你呢,心里肯定想着,教我们读读诗词,背背论语,看好我们,不磕着碰着,也就能交待了。”>
“于是,你就心安理得,做你那既无真才实学,也可不干实事的官,享受用一篇八股文换来的富贵荣华。”>
“如你这般尸位素餐的假道学,真小人,还有什么脸面在我等面前,大讲师道尊严,开口圣人,闭口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太孙朱雄英】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章 简在帝心〗地址https://m.88gp.net/355/355335/2.html